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士得到证实,六个试点城市初步确定为合肥、杭州、深圳、苏州、成都、重庆。试点文件对航线和区域都有相关规划,对600米以下空域授权部分地方政府,意味着相关地方政府要承担更多管理责任。就此,沃兰特、时的科技等相关企业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称,企业将加大在上述试点城市进行布局。多位分析师表示,eVTOL试点将对国内的低空产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,有助于推动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。
11月18日,在2024国际电航空(昆山)论坛上,披露了一条值得注意的消息:中央空管委即将在六个城市开展eVTOL试点。据媒体报道,六个试点城市初步确定为合肥、杭州、深圳、苏州、成都、重庆。其中,长三角的城市占了一半。
浙江一周内5市印发低空经济政策文件,包括舟山、海宁、桐乡、绍兴、金华!
中新网杭州8月8日电(记者 王逸飞)大力发展“低空+物流”、推动低空飞行器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,到2027年建成超150个公共无人机起降场、实现年低空飞行量200万小时……为“抢滩”低空经济,浙江作出新部署。
低空经济产业之争,已从幕后来到台前。当前的发展热潮之中,仍需秉持长远目光、理性判断、因地制宜,潮水退去之后才不会一无所获。对浙江而言,低空经济制造业是机遇、要发展,但必须立足浙江优势条件,走高端化、差异化发展的道路,聚焦重点方向、强化系统培育,全力以赴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。
低空经济是指以低空空域为依托,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,涉及低空飞行、航空旅游、科研教育等行业和应用场景,产品包括无人机、直升机等。 今年11月初,又一架载人直升机从上海起飞,45分钟后抵达浙江绍兴越城上空。该条低空载人航线首航试飞成功,为长三角低空出行再添一条新路线。
近日,杭州市政府先后印发了《杭州市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(2025—2026年)》《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(2025年版)》,明确大力发展通用人工智能、低空经济、人形机器人、类脑智能、合成生物等五大风口潜力产业;2025年将支持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,建成无人机公共起降场10个,新增低空航线100条,组建30亿元规模低空产业基金。
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,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,也是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。随着政策法规日趋完善、基础设施稳步建设、多元场景商用落地,低空经济腾飞的各种要素正在加速形成发展闭环。可以大胆预测,2025年低空经济发展将迈上新台阶,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具活力的新兴力量。
近期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上,低空经济成为备受瞩目的高频词。各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在两会上积极建言献策,提出了多项关于低空经济发展的建议。不少地方政府也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不仅明确了发展目标与任务,还提出了具体的发展要求与措施。
未来,浙江省将强化支撑保障,加快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,推动农村基础电力网络向田间、林间覆盖;培育低空经济市场主体,培育农用无人机相关的技术研发、装备制造、产业服务等各类企业,打造1—2个本土“链主”企业;强化低空经济数字赋能,加快“浙农优品”“浙农粮”“浙农机”等浙农应用迭代升级,提升农用无人机作业数据管理能力;加强低空经济科技研发,鼓励各地组织创建农业农村领域低空经济省级农业重点企业研究院;强化低空经济人才培养,支持企业与省内高职院校联合开展农业农村领域低空经济人才培训,到2027年,达到全省累计培训无人机飞手5000人次。